化纤加工的独特解决方案

人造纤维横幅

化纤行业在持续发展。不同纤维材料混纺加工的情况尤其常见。在加工化纤和混纺纤维时,短纤纺纱厂会面临不同于加工天然纤维的挑战。最主要的挑战包括纤维整理剂、原料易于形成纤维积聚、静电以及热损伤风险等。从开清到后纺工序,立达设备为化纤及混纺加工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且已在该领域应用多年。

除了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外,立达系统还凭借灵活性脱颖而出,可适应各种纤维类型和混纺比,助力纱厂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通过优化设备效率和采用节能技术,可降低加工成本,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此外,立达先进的纺纱解决方案可确保出色的纱线质量,即使在加工要求苛刻的合成纤维和混纺纤维时也是如此,从而有助于实现稳定的后道加工性能。

2030年预期产量

  • 0

    人造纤维 

  • 0

    天然纤维 

化纤专用解决方案

清花系统

化纤无需除杂,但在开松时要特别小心。为此,立达的开清线提供了多种不同模块和针布,以适应不同的原料。精细混棉机A 81能够很好地以稳定的比例混合不同的原料。当生产批量较小,空间有限时,混开棉机B 34和多仓混棉机UNImix B 72是理想的选择。

化纤解决方案

  • S模块可对化纤柔和开松,而旁通选配件则能提高灵活性
  • 化纤专用针布
  • 精细混棉机UNIblend A 81可精细混合原料,误差小于1%
  • 混开棉机B 34尤其适合小批量生产
  • 若要实现特定比例纤维的彻底混合,多仓混棉机UNImix B 72和B 76则是理想之选

梳棉机C 81

梳棉机C 81在产能和棉质量方面为化纤应用树立了新标杆。凭借业界领先的有效工艺梳理面积以及较长的预梳理区和后梳理区,可以合理调整开松强度。C 81配有40根工作盖板,1.5米工作宽度,在同级别产品中的有效梳理区面积最大。结合梳理隔距控制(CGC),可实现出色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

化纤解决方案

  • 得益于较长的预梳理区和后梳理区,可以合理调整开松强度
  • 梳理隔距控制(CGC)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梳理隔距,确保卓越的棉条质量
  • 可拆卸式托棉板,清洁起来简单高效
  • 专门为合成纤维设计的格拉夫高性能针布
  • 棉网导向输出装置,确保高输出速度和出色的棉网控制
  • 不锈钢工艺部件,可提高性能

并条机(R)SB-D 55和(R)SB-D 27

棉条被运送至并条机(R)SB-D 55和(R)SB-D 27的圈条器,该装置的设计有助于提高输出速度,而且同样适合加工化纤和混纺原料。加工蓬松原料时,完美的棉条引导更加重要。

带特殊涂层的自清洁圈条器CLEANcoil-PES,适合加工100%涤纶

化纤解决方案

  • 积极式导条架配有大口径的导条喇叭口,能够顺畅地加工蓬松原料
  • 自清洁圈条器CLEANcoil-PES采用特殊涂层,清洁周期长,纱线质量恒定
  • 棉条堵塞矫正程序(RSB)可避免圈条器中出现棉条堵塞,从而使后道工序保持更高效率
  • 带有可抬升清洁片的大直径皮辊,纱线质量更好
  • 棉条专家系统SLIVERprofessional推荐所有工艺参数,以实现快速批次更换的同时,保证卓越的质量。
  • 可快速释放压力,防止形成硬头绕花,延长皮辊使用寿命

粗纱机F 40/F 20和F 37

粗纱机F 40/F 20和F 37采用独特工艺,可为环锭细纱机提供理想的粗纱,在加工化纤时也是如此。借助选配的电子牵伸系统驱动,可在机器的触摸屏上轻松设置主牵伸和后牵伸,轻松适应化纤特性。持续监测粗纱和粗纱管卷绕,以确保加工任何原料时,都能纺出高质量的粗纱。

化纤解决方案

  • 利用传感器监测粗纱管卷绕,确保整个粗纱管保持稳定的质量
  • 落纱时的断纱程序精准可靠,能够快速切断高强力化纤
  • 粗纱机F 20/F 40的棉条喂入速度可无级调整,以避免假牵伸。
  • 提供适用于化纤应用的特殊功能,如假捻器和特殊上销
  • 配备电子牵伸系统驱动,可更好地适应原料性能

环锭细纱机G 38

化纤及其棉混纺原料是环锭细纱机常见的加工原料。而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则是另一种颇受青睐的应用。一般而言,与其他纺纱工艺相比,环锭纺具有非常灵活以及对纤维整理剂沉积敏感性较低的优点,而整理剂沉积则是化纤加工面临的一项常见挑战。

化纤解决方案

  • 台阶式下销与不带压力棒的活动式上销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引导纤维
  • 得益于带切刀的夹纱器SERVOgrip,即使纱线强力高,依然能够可靠断纱
  • 化纤专用钢领和钢丝圈可提高纱线质量
  • 隔纱板带有加固前缘,使用寿命更长
  • 下罗拉直径30毫米,可在加工细长纤维时减少纤维绕花
  • 气动冲洗阀可使吸风管道保持清洁
  • 可通过调节牵伸区宽度,更好地适应人造纤维的切割长度

自动络筒机Autoconer X6

自动络筒机Autoconer X6采用高度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可满足化纤加工的各种要求。可加工各种混纺原料——无论是短纤维、长纤维、100%化纤纱,还是与棉、涤纶、锦纶、腈纶、羊毛等原料混纺。凭借各种选择,机器可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实现高工艺可靠性、低磨损、高产能以及出色的卷装和捻接质量。缝纫线市场上,配备多联式细络联Multilink的独特灵活自动化机型广为人知,便于实现高效的工厂规划,可将并纱机布置在尽可能靠近络筒机的位置。

化纤纱及其混纺纱解决方案

  • 启动优化Launch Control系统支持独特的无滑移加速,可轻柔地处理化纤纱,化纤精梳带可实现轻柔的上纱头的抓取
  • 智能捻接器Smartsplicer系列可实现高捻接质量,例如适用于羊毛和羊毛混纺原料的Thermosplicer热捻接器以及适用于化纤的E通道捻接块
  • 陶瓷捻接器切刀、传感器、陶瓷导纱孔等功能元件由耐用的特殊材料制成或带特殊涂层,使用寿命长
  • 借助Ecopack FX、Preci FX、Propack FX、Autotense FX技术,自动络筒机Autoconer能够生产出非常适合机织和缝纫线等后道应用的卷装
  • 凭借自动校准功能、传感器控制式卷绕(Quality Guard防绕传感器)和物料流(光学纱管检测仪、管色检查),卷绕过程和物料流可实现高可靠性运行

半自动转杯纺纱机R 37

半自动转杯纺纱机R 37是一种经济型转杯纺纱机,原料使用更加灵活。尽管化纤是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的重要应用,但在涤纶应用中,转杯纺纱机通常面临长纱疵、白粉、高断头率和纺纱元件寿命短等问题。得益于以下功能,R 37可以应付这些挑战,以生产优质的化纤纱和混纺纱。 

R 37经过重新设计的纺纱箱配备可替换的除杂通道

化纤解决方案

  • 优化的纺纱箱,具有理想的几何形状和部件,可轻柔地开松化纤纤维,而不影响纤维长度,确保出色的成纱质量
  • 优化的纤维通道(磨损防护),带DN涂层,运行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 最大限度地减少纺纱单元专件上积聚的尘杂
  • 带DN涂层和Nano6阻捻头的纺杯,可减少转杯壁和凹槽中的粉末集聚
  • 带特殊涂层的开松罗拉,显著减少针布中的粉末和膏状物
  • 清纱器Q 30中带物镜的高分辨率成像系统

R 70转杯纺纱机

转杯纺工艺在加工短纤维时,拥有无可争议的独有优势,如加工短纤含量较高的棉纤维,而且也非常适合加工化纤。与其他纺纱工艺相比,转杯纺工艺能够更轻松地加工长纤维和短纤维混纺原料。涤纶纤维和其他化纤通常可与再生棉混纺并用作支撑纤维。加工短纤维含量较高的原料时,与较长的化纤混纺可实现更好的纺纱质量。由于转杯纱均匀度好,也可以使用100%涤纶纱和腈纶纱生产标准纱线和用于技术用途的纱线。

化纤解决方案

  • 可更换的通道旁通CHANNELpass,可在开松罗拉表面上实现出色的纤维分离,适用于棉、涤纶、粘胶及其混纺原料
  • 适用于各种转杯直径的活络通道SX,可改善纤维输送和成型,提高纱线强度
  • 经过重新设计的旁通能够高效地进行纤维束除杂,实现出色的纺纱稳定性
  • 低温阻捻头技术可避免纤维高温损伤,具有提高生产速度的潜力
  • 快速旁通SPEEDpass可改善纤维流动
  • 每次接头前都会对转杯槽进行气动强力清洁,在落纱周期中机械手也会进行机械纺杯清洁

喷气纺纱机J 70

喷气纺是加工纤维素纤维(主要是粘胶纤维)及其棉混纺纤维的主流选择。J 70为此提供了多种独特功能。该设备还非常适合加工涤纶混纺原料:涤纶比例高达65%的涤棉混纺和涤纶比例高达80%的涤粘混纺。新开发的工艺部件可在这些纺纱应用中实现最高的产能和最优的纱线质量,而无需添加剂。 

化纤解决方案

  • 新型MS Z+1 纺纱喷嘴可在加工粘胶时,实现更高的纱线强力和生产速度
  • 重新设计的纤维喂入元件可确保稳定的纤维流
  • 可打开式纺纱箱让清洁变得更加方便
  • 含弱捻纱检测通道的Q 30 AFW清纱器,为加工任何纤维和混纺原料提供了工艺保障
  • 气动卷装阻尼装置可确保均匀的卷装质量和高效的后道性能
  • 无需在后道工序中去除添加剂。

下载

人造纤维加工的独特解决方案 – 宣传册

化纤成功故事

XS
SM
MD
LG
XLG